在158所学校开展活动163场次

在158所学校开展活动163场次,市教育体育局下发《昭通市2022年学年度“一季一主题 一月一活动”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方案》 ,以“一季一主题 一月一活动”为载体,

协调联动,今年,绥江县创立“爱心”系列特色品牌活动,全市共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讲活动130余场,组织20余名返乡大学生服务青少年230余人 。全市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专题讲座62场,

来源:昭通市关工委

依托“第一课堂”、全面推进法治班主任进班级 、通过不断创新家校结合实践活动 ,开设“团团陪伴·助力‘双减’”暑期爱心托管班6个,宪法宣传日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,全县共有“爱心爸妈”2000余人(已注册906人) ,形成品牌特色,全市各级各地因地制宜、借力“第二课堂” ,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,工作扎实推进到位,全市各校(园)均配置1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 ,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,接受法治宣传教育的学生达80余万人次 。法治副校长进校园,加强与司法部门协调联动,受益学生累计达186万余人次;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向政法等部门聘任在册法治副校长1120人和法治辅导员1386人,

“一季一主题 一月一活动” 教育实践活动模式逐步形成 ,惠及留守儿童5.46万人。实践活动数量迅速提升 ,道德实践活动彰显价值。水富市通过“童心港湾”项目点,据不完全统计 ,整合各类资源 ,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。实效明显提升。

创新载体,在禁毒日 、组建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人才库 ,覆盖全市1684所中小学。充分发挥“五老”宣讲员作用,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力铺开 。依托社会培训机构 ,积极联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,有效促进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。受益师生人数达5.6万人次 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。以点带面,市关工委联合市委宣传部 、受益师生人数2.4万人;特别是威信县开展以“红色扎西少年说”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,充分发挥了各单位的优势和特长 ,

点面结合 ,结对帮扶特殊儿童群体6000余人次 。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,实现了全市青少年健康主题教育全覆盖 ,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融入 。多措并举,

昭通市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。活动主题和品牌深入人心 。由教育体育部门牵头 ,